8月17日,廣汽資本順利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61次會議。會議由廣汽資本董事長眭立主持,廣汽資本董事袁鋒、陳建輝、黃永生出席,廣汽資本董事吳堅、席忠民、劉嘉銘,監事黃卓以通訊會議方式參會,廣汽集團相關部門代表、廣汽資本各部門負責人列席。
會議現場對2021年度現地董事會跟進事項作出了回復,并聽取了《關于2022年上半年經營工作完成情況的報告》。
會議期間,袁鋒代表公司經營層匯報了2022年上半年經營工作完成情況。董事會同時就工作完成情況、經營工作亮點和課題展開了深入討論,提出了有助公司發展的前瞻性及建設性意見。
2022年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新的復雜變化,廣汽集團全體干部員工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全力克服疫情反復多發、供應鏈短缺形勢加劇、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下行壓力加大等各類風險挑戰,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主要經濟指標全線飄紅、跑贏大勢。
袁鋒表示,雖然公司利潤總額受到股市下滑有所影響,但投融資業務依然延續前兩年的勢頭,呈現高速增長,同比增長超過100%,超時間進度完成全年計劃。
以下為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亮點:
業務規模大幅增長
投融業務站上新臺階
今年,廣汽資本募資重心從單一項目基金轉到設立池子型基金。上半年新設基金(已備案)12支,6月備案數居全國第一,募資金額同比增長超過235%。池子基金策略初見成效,設立了已實繳7.5億的旗艦基金廣祺越秀智源基金和多個池子基金,認繳金額創新高,半年增加約25億。目前公司在主動管理基金中的整體出資比例約為30%,通過資金杠桿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共同推動汽車產業往高價值鏈方向發展。
投資戰略更加聚焦
協同效果持續加強
結合集團“鏈長制”工作方案,明確細化了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芯片三大領域的投資策略,通過投資支持集團供應鏈發展和補技術短板。
今年上半年完成對11個項目及4支參與型基金的出資,合計投資金額超11億元,境內投資規模增長,先后投資了欣旺達、粵芯半導體、華大半導體、禾多科技、杭州芯邁、北新新能等優質項目。境外投資取得突破,完成了對宸境科技投資交割,這是公司首筆ODI全流程業務,同步還在推進速騰聚創和文遠知行等項目。
上半年公司協助被投企業對接配套金額約32億元,歷年累計超150億元。成立至今公司所投項目整體投資成功率超過90%,項目增值比例超64%。目前有28個項目有IPO進展(含已IPO)占項目總數47%,投資金額約占整體70%。2022上半年被投企業中天岳先進、經緯恒潤、奧迪威完成IPO。
行業地位不斷提升
持續擴大行業影響力
通過優異的投資業績及良好的投資布局,今年上半年公司行業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獲得投中榜2021年度“中國最佳創投資機構TOP100”、2021年度“中國最佳私募股權投資機構TOP100”等12項行業權威獎項,進一步支持公司業務持續健康高速發展。
眭立代表廣汽資本董事會對廣汽資本2022年上半年取得的業績亮點表示肯定,同時指出,面對國內外形勢、汽車行業變化和疫情影響常態化,下半年要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胸懷大局,以目標導向開展工作,全力完成年度事業計劃
今年是集團所屬企業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的第一年,考核結果與兌現薪酬、聘任管理掛鉤。上半年公司的各項指標都取得亮眼成績。下半年經營班子要盡全力朝著目標努力。
目前國際環境復雜,疫情反復,供應鏈受到嚴重影響,汽車市場加速向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但經濟基本面依然長期向好,因此我們要進一步發揮“鏈主”作用,通過重點項目投融資和投后賦能,加強集團供應鏈安全穩定、提升集團產品競爭力,不斷完善集團智能網聯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布局。
二、緊抓時間窗口提速趕超,為做大基金規模開好頭
曾董在廣汽中期會議上提出,未來發展形式已非常明確:綠色低碳產品,尤其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份額將越來越大;產業鏈供應鏈重構,企業競爭已變成集群競爭、生態競爭;掌握核心技術將成為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
廣汽資本要抓住國家“雙碳”戰略的機遇,秉承對投資人信任充分負責的態度,讓合作伙伴更理解當前新能源汽車賽道形勢,更認可公司的投資思路,為公司進一步做大規模開好頭。
三、關注市場沖擊影響,通過投后管理化解經營風險
在國際沖突和二級市場企業估值下跌的影響下,公司的被投項目也會受到影響。相關業務團隊要密切跟蹤已投項目下一輪融資動態,為重點項目提供融資支持,規劃好已投項目退出安排,同時需進一步探索直投項目及直投基金所投項目的管理模式。
四、未雨綢繆精準研判,妥善應對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
增強內控工作與公司合規管理體系建設的融合度,落實廣州市屬國有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風險清單自查自糾工作。
五、加大力度,確保年度內要完成跟投制度的落地實施
集團跟投制度已經頒布實施,公司的跟投資度目前已提交集團各部門溝通,后續相關工作需做緊跟進,盡快落地實施。
六、加強黨的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續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夯實各項組織生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聚焦主體責任、堅持黨管干部、開展廉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