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資本2022年開年又獲多項重磅大獎,好消息頻傳。在三八婦女節發布的2022年優秀女性投資人榜單中,廣汽資本董事長眭立再次獲評“2022年最佳女性直投基金投資人TOP30”。廣汽資本在同年三月份FOFWEEKLY發布的“2021年度投資機構排行榜”中獲評“最受LP關注新能源與新材料領域投資機構TOP20”,本次上榜的重要原因則是廣汽資本作為汽車產業資本影響力不斷提升。
廣汽資本獲評“最受LP關注新能源與新材料領域投資機構TOP 20”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母基金研究中心根據目前已有的數據支撐和研究分析發布了2022年40U40優秀青年投資人榜單,其中廣汽資本總經理袁鋒入選了榜單“2022年40位40歲以下(40U40)最佳直投基金青年投資人”。同時,在第八屆中國汽車百人會論壇(2022)上,廣汽資本總經理袁鋒受邀參加并就“新能源智能化汽車投資與創新論壇”中的“產業資本賦能智能出行賽道新勢力”為主題進行了演講與分享。這次百人論壇以“迎接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新階段”為主題,參加嘉賓包括了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國際能源署(IEA)副署長Mary Bruce Warlick在內的300余位國內外政府相關部門、高校、機構、協會、企業的嘉賓代表等等。
廣汽資本袁鋒在會上分享了產業資本賦能智能出行的“廣汽模式”并表示,在目前汽車產業從工業品向消費品轉型的階段,汽車行業的競爭者越來越多,外資企業、造車新勢力、從汽車電子和消費領域進入的玩家等等,還有傳統車企的轉型,這是一場關于汽車的淘汰賽,其中智能駕駛、智能網聯。芯片技術的發展對于汽車的制造越來越重要。
而廣汽集團基于此已經在10年前將目光聚焦到了汽車“新四化”上開始了轉型之路。廣汽資本作為廣汽集團資本運營和投融資平臺,一直以來以投資支持新能源供應鏈發展、補足集團在轉型中的發展所需作為自身的職責所在和發力點。目前,廣汽資本圍繞汽車“新四化”的投資布局,已經構建起了新能源電池、半導體芯片、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的四大生態圈。
在車聯網領域中廣汽資本通過與科大訊飛共同成立的星河智聯,整合了一系列覆蓋了高算力和低算力的智能汽車應用軟件和硬件。由星河智聯參與打造的智能座艙廣汽埃安AION V Plus在最近發布的“地平線杯”第三屆中國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價結果中獲評“年度智能座艙車型”。其中星河智聯參與研發的G-OS提供的智能場景推薦、智能語音和多樣化的軟件生態等都是本次車型評價的加分項。
搭載星河智聯產品的廣汽埃安AION V Plus
在新能源電池領域,廣汽資本通過中創新航等企業打通了新能源電池上游產業資源和下游應用快充技術等,為廣汽資本自主研發電池做好準備。在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數據中現實,中創新航2021年裝機量在中國第三方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二,在全球動力電池企業排名第七,2022年1月裝機量則躍居全球動力電池企業第六。
而在智能駕駛領域,廣汽資本一直以來與禾多科技保持深度的合作,為廣汽集團旗下的所有車型開發了統一的自動駕駛系統,連接了油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多種不同車型數據,從而降低了集團將自動駕駛系統落地在不同車型上的成本。而來自自動駕駛不同環節的企業例如激光雷達的速騰聚創、毫米波雷達的加特蘭微電子、自動駕駛芯片地平線等都可以通過統一的自動駕駛系統平臺整合盡廣汽集團旗下的不同車型中,這大大加快了創新技術的產業化落地,推進了自動駕駛生態鏈的發展。
廣汽資本還參與直接投資了晶圓廠汽車產業CVC,這在國內是非常少見的。在目前的半導體芯片領域中,缺芯是汽車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而在這個問題還未出現時,廣汽資本就已經開始了對芯片產業的梳理,并且發現在汽車芯片領域必須深度整合車企、芯片設計和晶圓廠等多方才能有效推動汽車芯片的國產化進程,從而讓中國的芯片產業生產出符合中國車企需求的芯片。因此,廣汽資本已經通過投資中芯集成、粵芯半導體等晶圓廠為核心打通半導體產業的關鍵環節,包括芯片設計、半導體材料、車規級安全MCU等等。廣汽資本通過從源頭賦能,整合了廣汽集團未來對芯片功能、品類等需求形成了全局圖,在與晶圓廠、芯片設計方、芯片工藝方、研發方等多個環節全面對接,從而縮短了半導體產業國產化的進程。
在廣汽資本累計投資的56個項目中,累計協助對接集團訂單超過116億元,持續推動優質被投企業進入廣汽集團供應鏈體系不僅提升了集團的供應鏈安全,還助力了被投企業實現快速成本。目前已有18個項目通過上市或者并購方式實現退出,還有22家企業正在推進上市計劃。廣汽資本構建的四大生態圈布局以及初見生態,并且在產業整合和投資收益方面都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在未來廣汽資本也將希望繼續引領整個新能源產業發展,持續持續和突破,更好地為出行投資賦能。